————————————————————————————————————————————————————————————————————————————————— 中国广州·三和轩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http://www.sanhx.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22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粤ICP备 09128759号 |
——读马西光画集偶感
先前,我就喜欢读马西光的画,而真正认识马西光先生和他的画,是他移居深圳之后。最近,他送我一本《马西光画集》,当我兴趣勃勃翻开画集时,一股浓郁的高原风扑面而来,仿佛使人置身于广袤而神奇地大西北之中。
品味《马西光画集》,无疑是一种高层次的美的享受,特别是“长路漫漫”和“戏牛图”。无论是艺术表现的深度和力度,抑或是挖掘生活内蕴和精神内涵,都可以看出,这是马西光从青海高原的种种生活感悟中抓住了创作的契机而奉献给读者的代表力作。尽管这些作品所提供的图像符号只是高原上“人之常情”,然而,这正是马西光用艺术心血所凝成的精彩篇章,也是广大读者百读不厌的一页。
“长路漫漫”与“戏牛图”最为明显的特色是情浓意深。虽然,画家在那方长期生活的水土中体验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后的一种艺术升华。“长路漫漫”并没有展现生活中“路”的原始形式,但是,认真的读者却能够从这位藏族青年那简朴的行李、吃力的手杖中体验到路途的遥远和坎坷跋涉;也能够从那深邃的眼神中窥视憨厚刚毅的气质以及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画家精心设计的“行李”、“手杖”、“眼神”等作为艺术语言表达的符号,在画面中恰到好处的营造了一个“无路见路”的氛围,让出更多的空间由读者自己去寻找和品位“长路漫漫“的主题。相比之下,”戏牛图“的情调却犹似一曲大西北的“信天游”,使人感到轻松愉悦。马西光在纯化的画面中,似乎无意有意地渲染着一个周而复始的天地空旷感,并巧妙地将人与牛同乐的场面和谐地统一在这种大感觉圈中。无疑,画家个性化的审美思维,已将原始的生活素材升华为艺术,并从牧牛姑娘如痴如醉的形象中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样,在那只被逗得奔放不羁的牦牛身上,画家也倾注着一片真诚实意,他用古朴的墨块和粗犷的线条现时着一种神圣而雄强的力量。尽管马西光为这幅“戏牛图”题为“戏”,然而,牛之劲和人之勇和谐地统一却深层地表达了高原人生生不息的追求。
如果说以意取胜在“长路漫漫”和“戏牛图”中体现得令人陶醉,那么,马西光在作品中独创的笔墨语言,也会让你回味无穷。把墨块作为主体理解,并以辅助线条形成墨象,显然这是马西光对造型技法的新突破。墨色与线条作为中国画创作技法中的金科玉律,在马西光的审美意识中已不再具备多少束缚力,只作为一种表达符号服从于画家此时此境的感情发挥。我们在“长路漫漫”中,将墨块视为主体理解,就不难看出,尽管整个块面没有明显地“墨粉五彩”的迹象,但仍然有浓淡、深浅、明暗之分;而且,更主要的是在画家多变的笔法下,墨块组合活跃,呈现着跳动的生机。从“戏牛图”的墨块形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马西光这种似皴非皴、似拓非拓、或皴拓结合的墨块阵列,无疑是在强化它绘画语言中的个性化,而这些个性化语言再由点到为止的、粗犷亢奋的、沉稳富有节奏美的线勾勒起来,就显得更生动感人。
马西光作为一名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的著名画家,其艺术实践已得到评论权威们的认可。而我的读后感只限于一个角度的体会,我想着不妨碍人们对《马西光画集》的整体认识,因为马西光浓郁的高原画风,意味深长的东方文化情韵已经为读者们所共识。无论是纯化的画面,或是那一个个“不似之似”的意象,人们都可以从鉴赏中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如果说,马西光在青海高原漫长的生活中对原始文明及古代文明有独钟的感悟,那么,他花甲之年断然南移深圳这块东西文化激烈碰撞而又互为交融的新领地,正是要寻找一种新的创作契机。新近,我在深圳亲睹马先生几次作画,那认真、那劲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令我完全相信:马西光会凭借他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已形成的审美特质,以一种艺术上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现代文明这个更为精彩的世界,将会用新的绘画语言创作出艺术杰作,促进东西方文化衔接,使国画这东方瑰宝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作者:陈晓明
写于1996年,发表在新华社书画通讯
————————————————————————————————————————————————————————————————————————————————— 中国广州·三和轩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http://www.sanhx.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22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粤ICP备 0912875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