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邀艺术家相关评论 > 杨斌杨琪相关评论 > 详细内容
静默精思 淡然出奇——高法根
作者:高法根  发布时间:2009/9/8  阅读次数:1984  字体大小: 【】 【】【
1999年初夏,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始陆续展出应届毕业生的毕业作品。一天,我去观赏书法和国画专业毕业生的作品展览,一进门就驻足于一幅给人以清新的静谧,却又生气无限的工笔画前。画面上芦花摇曳,鸬鹚悠然,水如明镜,远山明秀。我也因此认识了孪生兄弟杨斌、杨琪。
  
杨斌、杨琪1976年出生在山明水秀、天清地靖,历史悠久,文人辈出的浙江诸暨。在那里,他们很小就能听得到大人们讲述着诸暨历史上大书画家的故事,元代的王冕、杨维桢,明末清初的陈洪绶,直到现代著名书画家余任天……。想成为画家的梦也渐渐开始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们来到了画家代出的杭州,来到了中国美术学院。从那时起,他们更多地知道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原来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精深,那么的魅力无穷。他们被迷住了,也被难住了,学什么,画什么,怎么画?以他们在经历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氛围熏陶的感受,藉他们兄弟俩天生好静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极度热爱,杨斌、杨琪不知不觉地迷上了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并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中国工笔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画种,可上溯先秦时期,肇兴于六朝隋唐,两宋达到鼎盛,明清以来流派众多,百家争鸣。如汉代的浑厚沉雄、盛唐的凝重灿烂、宋代的工巧细腻。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建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与繁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古典的工笔画艺术其势渐微,走入了千年的沉寂。
  
20世纪80年代,工笔画的复兴,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一种革新、新生和希望。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这也包括审美趣味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中国工笔画以其开放的包容性借鉴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类艺术语言,无论题材、形式、技法、意境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开拓与创新,创造出了有东方意蕴的现代作品,使工笔画获得新的发展。然而,工笔花鸟画的传统形态并没有得到大的变化,杨斌、杨琪与他们的同时代画家一样开始投入工笔花鸟画如何传承传统走向现代的探索。在这多元化的时代里,他们要摒弃千百年来已形成的固有模式,从多角度面对现实,面对对象,去重新认识,重新理解、描述、塑造和表现。按照新的视觉认识,进行新的创作,确立新的工笔花鸟画意识,去丰富和发展它。使传统的工笔花鸟画向现代形态转变。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并立于民族文化之林,走出工笔花鸟画的一条新路。从杨斌、杨琪的绘画心路和创作实践,我看到了步履坚定奋然前进的兄弟俩正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期的昂扬诗情,描绘的野花杂卉,珍禽异兽和生活中常见的花果虫鸟,给人以一种朴实亲近的乡土感情。他们的画用色、用笔构图是如此随心所欲,把自己看到的大自然随自己的心意加以表现。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自然的关注,其中蕴积的情感完全溶入了自然的一草一木之中,情思充盈,无不予人以洁净的飘逸。这是一种静默的诗情,体现出深沉的内在力量。但他们并未把美感与诗意的营造停留在对物抒情的阶段上,而是超越其“物性”与“形态”,借物言意。在形之上保持解衣般礴、不受束缚的自由心态,也遵循密于精思、淡然创作态度,并吸收借鉴了近代花鸟画大家之长处,进行了形神合一的表达和精神意蕴的表现。使自我的精神体验与所表现的物象融于一体,并且他们以自己对艺术的真诚,汇入了当代艺术潮流的新思想,在原有的艺术手法和理念上,做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以感悟的独特、观察的细腻、把握的精炼,使其形式、语言、笔墨,乃至内涵都具有了某种新质,画面既有传统的中国画格调,又展现了现代审美的视觉冲击,颇有渐入佳镜之感。我们不难看出,兄弟俩确立了自己认知世界、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法,并以自己的语言去描绘世界。
  
中国画不能说仅仅是一种绘画,或者简单地称作一个水墨与宣纸的笔墨游戏,而是一种包含了历史的、社会的、人文的诸多因素在内的大文化。它对于一个画家的要求不仅是能否熟练地掌握笔墨技巧与造型方法的问题,而是要具备更高的文化素质、敏锐的灵感悟性和脱俗的精神境界及对自己的理解。因此,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自我表现。一个画家一生所做的就是不断的完善自我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不仅区别着画家的风格,也区分着艺术水准的高下。它是艺术家的感知、想象、意志、情绪、记忆乃至习惯、兴趣、个性等内在因素的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如能做好已属不易,但如两个画家一起去完善思考同一种风格、同一个构思从而达到完美统一更是难上加难。而杨斌杨琪几乎每一张画都是合作的,这不能不为是一个奇迹,兄弟俩共同创作的一幅幅作品,如果不告诉你此画为二人所作,你从他们的画面中根本无法找出有合作的创作痕迹。让人惊叹他们不光外表相似,连内心思想创作理念也是如此惊人的相同。立意、构思、布局、笔线、墨法都达到无我交融的境界,这更是杨斌、杨琪可贵的艺术魅力之一。
  
中国画的发展,必须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推陈出新。杨斌、杨琪兄弟俩在工笔花鸟画艺术道路上的探索正是如此,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越来越受到艺术界和社会的关注。我相信,杨氏兄弟在新的绘画旅程中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的境地,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创造出新的灿烂。传统的中国工笔花鸟画在精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他俩笔下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奇葩。
来源:高法根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双龙翔游戏墨苑——毛建波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

中国广州·三和轩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http://www.sanhx.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22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粤ICP备 09128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