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刘文东相关评论 > 详细内容
墨海泛舟 苦乐自得——刘书民
发布时间:2009/12/11  阅读次数:1733  字体大小: 【】 【】【
        前些年有关“笔墨”的各种争论,一时成为画界的公共话题。长期以来针对中国绘画的争论不断翻新,但对画家本身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有的人认死理只不过是为了争夺话语权罢了。
        传统的中国绘画体量庞大,现代艺术又复杂多变,如何从中找出新路,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选择新的审美方式。加上艺术的多元化都已经成了公认的定律,只要艺术家好好地去做就行了,没有必要为了概念的不同或异质文化的差异去耗费过多的精力,更何况我们先天就有着内耗的遗传顽症。
       刘文东作为较为年轻的新一代画家,理智和激情都是必备的。以“笔墨”为形式语言的中国画已成为艺术家共享的集体概念。只有将自己的艺术较好地融入自己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系才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
        刘文东2002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国画研究生班并获硕士学位,现在又从事高校的美术教育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艺术园地里并不断地耕耘着,潜心而艰辛地探索和寻求自己的艺术空间,先后北赴大漠,四上太行,涉足海港,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写生稿,陆续创作出《霜天秋濛》、《淡花飞雨春来早》等一系列新颖而又别致的作品。
        艺术的形式,语言决定于题材的设定,中国画的审美中心是“境”。《淡花飞雨春来早》一画境界优美而含蓄,淡雅而恬静,笔墨语言清新适度,烟雨中的飞瀑和层林山花透着浓浓的春意,无不显示着画家本人对大自然的深切体验。好的画是作者对材质与技法的应用得当,意境则是表现原则与主观表示方式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画家把自然景物移入胸中,再把内心意绪融入自然景物中,在物我合一与移情感应中,抒发自己的感受与体悟。《淡花飞雨春来早》完整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审美旨趣与精神向往。《霜天秋濛》一画与前者明显有着境界和形式语言的差异,画面秋林尽染,霜天灿烂,金黄浓烈的色调无不透着感人的视觉魅力。这是作者对画面倾注情感所产生的表现力,它缘于对自然生命力的真诚感悟,其笔墨、语言、形式、色彩、意义也都随之生活而有序的排列。画面的开合,空间的应用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笔墨技巧良好功底。
        写生和创作不同,一个是对生活实体的真实记录;一个是脱开实体可以虚构法则的艺术行为。一个是以实体实发的象征美;一个是以艺术为本质的创造美。艺术的变化就是在两者相互冲突和包容中演进着。但是写生这两年受到传统回归派的不断责难,其实写生本身没有错,它是中国画教学的基本科目,从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可以看出写生是注入中国画传统绘画的活力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文东能坚持写生和他所追求的艺术目标是十分清晰的。每当地带领学生写生或野外归来,都能拿着好多写生给我共同研究,其场景令人感动。眼下能为此肯花力气坚持写生的人实在太少,这是我鼓励他出画集的本意。在他众多的写生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画的《甘孜白搭寺》、《秋漫太华》、《太行烟雨》、《冬日山岗》、《南坪秋歌》、《二界沟造船厂》等。这些无不记录着他的艰辛与对艺术的酷爱。每当谈起这些画他都陷入一种深深的异地思念中。
        通过对他这些年艺术轨迹的追忆,作品的创作力度以及他自己艺所力求的新空间的向往,都是令人值得赞誉的。希望他在教学的同时有更多好的作品问世,这是我对他真诚的寄望。
  
丙戍春于羊城九方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精神朝圣之旅——梁 超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

中国广州·三和轩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http://www.sanhx.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22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粤ICP备 09128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