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邀艺术家日志 > 余正日志 > 详细内容
《百年西泠 中国印海选华南赛区精品集》
发布时间:2010/8/16  阅读次数:1598  字体大小: 【】 【】【

南国骄阳,七月流火。西泠印社篆刻海选华南赛事,如期在广州华侨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及港澳特区的百余名选手与评委,不避酷暑,齐集一堂,展开了三场高水平的比赛。阵容壮观,刀石齐鸣,选手们个个摒息凝神,把千日之功逼于毫端刀尖,布局遣字,金钩铁划,一方又一方精美的印作呈现在评委眼前。优胜者的精心作品,由主办方汇成此集出版,以展示赛区水准,以记盛事,以广流布,喜传天下。

这次选拔中外赛区有十。为篆刻艺术,为西泠印社拔擢优秀人才是纲,其余名称、办法、规则等等都是目。为“梦想西泠”又不得其门而入的众多印坛后起俊秀,开辟一条阳光大道,凭真才实学参赛闯关,争取列名西泠印社——他们心目中世界印学的殿堂。这是活动的核心、动力,也是最终成果。

对选拨赛冠以“海选”一词,社会上有争议,这很正常,西泠印社是人民大众的,大家的事大家议非常好。纵观正反方意见,都说明大家对西泠印社在当今印坛崇高地位的维护和爱戴。无论是爱之深、责之切,或是爱之深、护之切,都勿忘抓纲举目,举目在纲,勿躁勿忧,同心协力,才会人人欢喜。

或问赛事结果是否会降低西泠入社门槛,拉低西泠整体水准?答案当然不是。从国内五赛区初选产生的一百四十位选手来分析,三十至四十岁左右,从事篆刻创作十年以上的选手成绩最佳。其中不少是全国各重大展赛奖项的得主,不少是各省区篆刻创作的中坚骨干力量。

待中外十赛区一百八十名选手汇聚杭州,来决出前十五名的比赛时,要求会更高、更严、更专业化、更学术化。按计划,除临场命题篆刻创作,包括刻拓边款外,要临场考量篆书书法,要面试印学理论及文史知识,要全面测试了解选手的修养品格等。

可以料想,过关斩将、脱颖而出的这十五位优胜者的入社,将会给西泠印社注入强壮的、优质的、鲜活的血液。也会给印社今后发展社员提供一条新的、经过实证的思路,开拓一条新的渠道。

又或问“海选”之“俗”,是否会损害西泠印社之“雅”?树农社兄“风雅兰亭”一文(8月18日美术报头条)说得好, “中国文化虽然是俗文化,但她往往在入世的俗氛中力挺风雅”,“风雅,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那怕是中国的农耕文化,仍然于野蔬粗茶凸显上善若水的风雅种子”,“文人聚乐,放怀放胆,惠风和畅,自由翱翔,过则俗,不过则雅”,才子之思辩也。

诚如佳言,如今西泠印社脱去轻纱,荷锄肩挑,走入大众,雅事众人办,众人办雅事。脱俗求雅,由雅脱俗;有度不俗,不过则雅。篆刻的氛围打开了,奥运会徽“中国印”的意义彰显了,选拔人才的目的达到了,入社的路更多更明亮了。欤!禅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既俗既雅,无俗无雅,何忧之深?

  这次选拔大赛,举纲张目,目张处虽必有不尽如人意处,可以提出,可以总结。而从大处高处瞻望,篆刻艺术与西泠印社事业的发展之路,似锦前程已经铺开,天时、地利、人和,吾侪同好敢不努力。

借此也谨向华南赛区组委会、评委会出色的组织和评审工作,对广东双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鼎力支持,表示最由衷的敬意,对他们付出的辛劳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二○○七年七夕写于湖上满觉陇村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本栏最新发布
本栏热门信息

—————————————————————————————————————————————————————————————————————————————————

中国广州·三和轩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http://www.sanhx.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22号

 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粤ICP备 09128759号